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志愿者网络报名表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招募“山水自然学堂科学志愿者”
 
项目介绍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作为在中国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从事自然保护的民间组织,2010年至今的西南大旱让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感受到应对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紧迫性。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普遍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云南很多村庄出现了严重的缺水危机,在抗旱救灾中,山水发现了许多自然保护区虽然也受到了干旱的影响,但是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为当地提供了水源,并未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于是山水发起了“引水思源”特别项目,通过在保护区寻找水源,为社区铺设引水管道,将自然保护区的水源引入社区,解决周边社区的饮水困难,缓解干旱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并由社区和保护区签订协议,开展森林共管项目,确保水源林的保护。 
    通过“引水思源”项目,山水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对适应气候变化和防治天气灾害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理解人工林和天然林对土壤水源涵养的不同影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北京大学、美国国家地理合作,启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科学研究。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周嘉鼎博士开展该项目的研究。
    目前该项目面向全国招募科学志愿者,参与项目的野外考察、样品采集工作。
    该志愿者项目属于山水启动“自然学堂”项目的一部分。山水“自然学堂”旨在探索推动公众力量参与自然保护的平台建设和有效途径,让城市公众与自然守护者一起,在自然中共同学习,共同创造保护自然的新希望
 
时间
 
2014年6月-12月,每月上旬开展一次,共6次,每次持续10天左右。
 
工作地点
 
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区域分布在高黎贡山百花岭保护站、坝湾保护站、界头保护站周边。
 
人数
 
每期招募3-5人
 
工作内容
 

考察森林,跟随科研人员深入原始森林采集科学样品。
 
招募条件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对野外科学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3、工作严谨、认真、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工作区域坡度大,且需要搬运仪器与样品,要求体力好,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生存经验;
5、工作期间午饭需带干粮,低血糖患者不宜参与;
6、行车过程中山路坡多弯急,晕车者不宜参与;
7、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和摄影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愿意并能够把在野外的工作和生活体验记录下来,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8、具备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优先。
 
日程安排
 
1、报名阶段:5月1日-5月11日;
2、筛选阶段:5月12日-5月16日;
3、确认通知阶段:5月17日-5月20日
4、出发准备阶段:5月21日-5月31日;
5、野外工作阶段:6月3日-6月13日。
 
报名方式
 
填写网络报名表格即可报名
联系人:李小龙
联系邮箱:lixiaolong@shanshui.org
 
费用
 
山水负责保山往返保护区的交通费以及保护区内的食宿。从志愿者所在地到保山的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你能得到什么
 
1、参与公益事业,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2、与科研人员一起工作,得到生态保护方面的科学培训,对自然和森林生态系统有全新的认知;
3、体验野外科学研究的辛酸与幸福,感受云南的山水与人文风情。
 
相关建议
 
1、请准备好御寒防雨的衣服,穿防水防滑鞋,并做好防晒准备;
2、请携带拖鞋、毛巾、牙刷牙膏等盥洗物品。
 
免责条款
 
1、山水将为志愿者购买相关保险。由于意外事故、突发气候变化和急性疾病等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身体损害时,团队发起者和同行者有义务尽力救助,但如果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团队的其他成员不负担任何责任。团队的任何一名成员都应本着“尽力救助,风险自担”的原则参加,发起者和同行者不承担任何法律、经济责任。
2、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团队的发起者和同行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被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
 

1. 姓名

2. 性别

3. 年龄

4. 学校/工作单位

5. 电话

6. Email

7. 专业背景/从事行业

8. 参加哪一期

9. 多行输入简要描述野外经历

(200字以内)

10. 简要描述本人特长

(200字以内)

11. 简要阐述本人参加活动的原因

(200字以内)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联系人:李小龙
联系邮箱:lixiaolong@shanshui.org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