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验一(中教史) 请勿翻阅课本,自行完成。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 1. 学号姓名2. 单选:“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东周 商 夏 西周3. 鸿都门学是一所()性质的学校 儒学专门学校 贵族子弟学校 监生实习学校 文学艺术专门学校4.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时期是() 母系氏族时期 前氏族时期 父系氏族时期 军事民主制时期5. 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庠 成均 校 序6.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 乐 易 礼 数7. 官学的衰废是()出现的 春秋 东周 战国 西周8.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君子之教,喻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叩其两端而竭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 仁、义、孝、忠 仁、义、礼、智 仁、义、孝、礼 信、爱、敬、惧10.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韩愈 朱熹 董仲舒 王充11. “学而优也仕”的教育目的是( )提出的。 孔子 颜回 子夏 子路12. “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 《论语》 《礼记》 《孟子》 《墨子》13.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尚书》 《礼记》 《论语》 《孟子》14. “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 西晋 北朝 西汉 东汉15.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孟轲早已提出,将其阐述为() “盈科而后进”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当期可”16. “善假与物”是谁提出的() 荀子 孟子 墨子 孔子17.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是() 李斯 商鞅 韩非 李俚18. 下列属于孟子培养“大丈夫”人格理想的是() 专心致志 深造自得 动心忍性 盈科而进19. ()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设立五经博士 为五经博士置弟子 设立进士科 设置孝廉科目20.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汉武帝 唐太宗 汉景帝 汉文帝21.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成都 北京 洛阳 南京22.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孟子是“内发说”代表人物。23.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学记》中“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4. 简述孔子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基本条件。25. 简述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26. 多选:以下命题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有()有教无类举一反三学而优则仕化性起伪27.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射御书数礼乐经史28.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兴太学以养士软硬兼施,加强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9. 汉朝的宮邸学可分为()两种皇宗学宫廷学校太学贵胄学校30. 董仲舒将人性划分为()三等斗宵之性中民之性遭性圣人之性31. 西汉博士弟子的来源有()正式的太学生生徒非正式的特别生乡贡32. 《大学》中提到的“三纲领”是()止于至善明明德格物致知亲民33. 下列体现的自我完善的途径,体现的是“发掘人内在的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的是()道问学尊德性自诚明自明诚34. 以下属于四书的是()《大学》《学记》《中庸》《论语》35. 下列属于儿童识字课本的有()急就篇学记篇仓颉篇史籀篇 提交成功!
单元测验一(中教史) 请勿翻阅课本,自行完成。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 1. 学号姓名2. 单选:“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东周 商 夏 西周3. 鸿都门学是一所()性质的学校 儒学专门学校 贵族子弟学校 监生实习学校 文学艺术专门学校4.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时期是() 母系氏族时期 前氏族时期 父系氏族时期 军事民主制时期5. 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庠 成均 校 序6.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 乐 易 礼 数7. 官学的衰废是()出现的 春秋 东周 战国 西周8.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君子之教,喻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叩其两端而竭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 仁、义、孝、忠 仁、义、礼、智 仁、义、孝、礼 信、爱、敬、惧10.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韩愈 朱熹 董仲舒 王充11. “学而优也仕”的教育目的是( )提出的。 孔子 颜回 子夏 子路12. “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 《论语》 《礼记》 《孟子》 《墨子》13.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尚书》 《礼记》 《论语》 《孟子》14. “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 西晋 北朝 西汉 东汉15.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孟轲早已提出,将其阐述为() “盈科而后进”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当期可”16. “善假与物”是谁提出的() 荀子 孟子 墨子 孔子17.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是() 李斯 商鞅 韩非 李俚18. 下列属于孟子培养“大丈夫”人格理想的是() 专心致志 深造自得 动心忍性 盈科而进19. ()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设立五经博士 为五经博士置弟子 设立进士科 设置孝廉科目20.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汉武帝 唐太宗 汉景帝 汉文帝21.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成都 北京 洛阳 南京22.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孟子是“内发说”代表人物。23.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学记》中“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4. 简述孔子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基本条件。25. 简述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26. 多选:以下命题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有()有教无类举一反三学而优则仕化性起伪27.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射御书数礼乐经史28.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兴太学以养士软硬兼施,加强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9. 汉朝的宮邸学可分为()两种皇宗学宫廷学校太学贵胄学校30. 董仲舒将人性划分为()三等斗宵之性中民之性遭性圣人之性31. 西汉博士弟子的来源有()正式的太学生生徒非正式的特别生乡贡32. 《大学》中提到的“三纲领”是()止于至善明明德格物致知亲民33. 下列体现的自我完善的途径,体现的是“发掘人内在的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的是()道问学尊德性自诚明自明诚34. 以下属于四书的是()《大学》《学记》《中庸》《论语》35. 下列属于儿童识字课本的有()急就篇学记篇仓颉篇史籀篇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