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验一(中教史)

请勿翻阅课本,自行完成。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

1. 学号姓名

2. 单选:“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3. 鸿都门学是一所()性质的学校

4.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时期是()

5. 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6.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

7. 官学的衰废是()出现的

8.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

10.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11. “学而优也仕”的教育目的是( )提出的。

12. “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

13.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14. “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

15.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孟轲早已提出,将其阐述为()

16. “善假与物”是谁提出的()

17.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是()

18. 下列属于孟子培养“大丈夫”人格理想的是()

19. ()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20.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21.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22.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孟子是“内发说”代表人物。

23.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学记》中“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4. 简述孔子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基本条件。

25. 简述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26. 多选:以下命题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有()

27.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28.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

29. 汉朝的宮邸学可分为()两种

30. 董仲舒将人性划分为()三等

31. 西汉博士弟子的来源有()

32. 《大学》中提到的“三纲领”是()

33. 下列体现的自我完善的途径,体现的是“发掘人内在的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的是()

34. 以下属于四书的是()

35. 下列属于儿童识字课本的有()

返回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