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测试五

请认真作答,时间为30分钟,提交一次即可!

1. 姓名

2. 学号

3. 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所主持的兴学称为()

4. 熙宁兴学时,作为中央地方官学统一教材的是()

5. 在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中”,生员初入学时进入()。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7. 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8. 南宋书院发展中,在学术争辩和讨论中盛行()制度。

9. 在朱熹的教育阶段分类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阶段。

10. 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的一本书籍是( )。

11. 下列不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

12.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13. 熙宁兴学中,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14. 在苏湖教法分斋教学中,仍然注重传统经学学习的是( ) 。

15. 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16.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17.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8.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19. 学田制是哪个朝代管理官学的制度?(  )。

20. 王守仁理学教育的理论核心是( )。

21. 《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22.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23. 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

24. “四毁书院”发生在( )。

25. 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 )。

26. 明朝科举考试中,所采用的文体被称之为( )。

27. 明朝东林书院在学术讨论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什么制度?( )

28.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的原则是( )。

29. 明朝官学体质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30.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31. 王守仁的思想体现了明显的()特点。

32. 单选

33. 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变化气质”。()

34. “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35. “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36. 设置地方教育行政长官“提举学事司”,是元代官学制度有别于宋代的特点之一。()

37. 殿试制度是在唐代成为制度的。()  

38. “书院”这种教育组织萌芽于宋朝末年。()

39. 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

40. 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41.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童蒙须知》中。()

42. 唐朝科举制确定了“三年一贡举”的制度。()

43. 朱熹整理编订的“四书”,除《大学》外,还有()

44. 分斋教学是胡媛在主持湖州州学学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斋

45. 颜元竭力提倡()的教育,创立了以“实”为特征的教育理论体系。

46. 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殿试几个步骤。

47. 清代的实学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