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 单元测试

1. 姓名

2. 学号

3. ()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

4. 教师在联络社区的过程中,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协商、合作的语气进行交谈,如运用得体的称呼赢得对方好感,运用情感性较强的语气词增强话语的感染力。符合联络社区时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

5.  教师在座谈、教研活动中表现地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漫无边际、喋喋不休,这违背了参加座谈和教研活动时口语交际的()要求。

6. 教师在座谈、教研活动中有意识地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架构语言,这遵循参加座谈和教研活动时口语交际的()要求。

7. 在公务场合称呼领导用“姓氏+职务”的模式,不宜用显示自己与领导交情非同一般的称呼。这遵循接触领导时()语言要求。

8.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 )

9. da、di、du中的d实际发音( )。

10. Pa、pai、pan、pang、pian中的a在实际发音中( )。

11. la、li、lu这三个不同音节中的l( )。

12. 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 )

13. 声母m是( )。

14. 舌面音,发音时舌面抬起与( )构成阻碍。

15. 全为齐齿呼韵母的一组是。( )

16. “暴露”的“暴”有两种读音:bao和pu( )。

17. 关于发音的精神状态不正确的是()。

18. 女性教师的共鸣训练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19. 共鸣控制训练的方法没有什么作用()。

20. 发音特点是清晰、响亮、时间长的韵母内部结构是( )。

21. 普通话的韵母中,只能自成音节不与辅音声母相拼合的有( )。

22. “一家、一年、一本”中的“一”念( )。

23. 轻声的作用是( )。

24. “美丽”一词连读时 “美”字的调值为( )。

25. “不动声色”中的“不”字声调该读( )。

26. “行啊”中的“啊”应读作 ( )。

27. 隔音符号用在( )。

28. ai、an、ang、ao四个韵母中的韵腹都是a,则( )。

29. 为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标注句调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30. 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的修辞方式是()。

31. 我们一般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什么感觉()。

32. 关于教师发声时共鸣表述不准确的是()。

33.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

34. 常见的节奏转换形式()。

35. 描述的分类为()。

36. 幼儿教师在与单位领导相处时,常用到的交际形式有()

37. 幼儿教师与同事相处时应遵循()

38. 当教师处于联络社区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时,应注意()

39. 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40. 根据演讲的形式,将演讲分为()。

41. 朗读先需要形成准确细腻的感受主要包括()。

42. 寓言的朗读技巧()。

43. 散文的朗读技巧()。

44. 演讲的特征()。

45. 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大致来自()方面。

46. 在进行儿童故事讲述时,需要运用的技巧()。

47. 说明文的朗读技巧()。

48. 童话朗读的技巧()。

49. 语调的变化影响情感的变化,常见的语调类型有()。

50. 吐字归音训练的主要内容()。

51. 态势语言主要有()构成。

52. 复述分为三种类型()。

53. “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这一句话错用了关联词,应把“尽管”改为“不管”。

54. 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诸如“你很漂漂啊!”“简直酷毙了!”等已很常见,使用率很高,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55. “我到超市买东西”中的“东西”,正确的读音是dōngxī”

56. 语调是口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手段。有时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甚至于不同的意思。

57. 教师与幼儿交谈时要注意谈话信息的双向传递性。要调动幼儿谈话盼积极性,做幼儿说与听的伙伴,同幼儿交谈要亲切和蔼、坦城、慎重。

58. 教师在教育幼儿时一定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切不可说一些幼儿听不懂的“反语”或词语。

59. 对多血质、胆汁质幼儿进行激励是要在“抬高”中“煽动”其情绪,增强他的积极性。

60. “s”发音时,舌尖位于两齿中间。

61. 表扬语与激励语都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或表现予以肯定,二者没什么区别。

62. “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

63. er是一个元音,它的发音主要是舌尖起作用,所以称舌尖元音,又因为它发音时将舌头卷起,所以又称卷舌元音。

64. 发zh组音时,应将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略后的部分对着上齿背,而发z组音时,应将舌的前端上举,对着硬腭。这样就能区分zh、ch、sh和z、c、s了。

65. 说到一位残疾人士提着木箱走路的样子,教师笑着惟妙惟肖地模仿。

66. 体态语指以身体态势表示情感态度、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伴随性无声语言。

67. 环视能使教师观察到所有学生的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越多越好。

68. 在面部表情与可以用文字记录的语词以及声音层面的语气、语调相互矛盾的时候,孩子的反映与大人不同,大人更加看重面部表情,孩子更加关注语词信息。

69. 教师发声的声音要求朴实、自然、大方,可以追求头腔共鸣,使声音更加明亮、尖利。

70. 呼吸训练不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只要掌握基本技巧就行。

71. 学前儿童心理脆弱,纠正其错误时,不可用批评语。

72. 只要进行口腔控制训练我们就能发好声音。

73. 适当使用一些儿化词、语气词能增强口语表达的亲切之感。

74. “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音,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句话强调了导入语的重要性。

75. 导入语的功能有三个,分别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76. 教具导入是指活动开始时,教师运用图片、模型、标本、实物等教具,化抽象枯燥为生动形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增加幼儿的直观印象,帮助幼儿理解。

77. 简明式讲授语指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条理清晰,用词浅显,往往用“第一、第二、第三”或“先,接着,最后”等提示语交代活动的先后顺序。

78. 过渡语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语言表达形式.

79. 提问导入是通过提出一些与新授内容有关的且幼儿很感兴趣的问题,激发起幼儿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从而进入新的活动内容的教学方法。

80. 猜谜导入是指通过谜语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幼儿在猜谜、揭晓谜底的过程中,理解新授内容,激发对活动内容的好奇心。

81. 教学提问语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82.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句话是教育家陶行知说的。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