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中教史)

请自主完成测验,勿看笔记和课本,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

1. 学号

2. 姓名

3.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

4.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

5. “活教育”的创行者是( )。

6.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7. 哪本书的出版形成了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体系( )。

8. 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方式不包括( )。

9. 在实行的大学区制中,什么是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 )

10.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11. 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了一定地位,是从哪一个学制开始的?( )

12. 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杨贤江认为教育是()

13. 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14. 按照“壬戌”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15. 清末癸卯学制中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16. 1905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

17. 京师同文馆建立于( )。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主要通过()来培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19. “人人谈时务,家家言西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源于()。

20. 《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

21. 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22. 创办“诂经精舍”的是()。

23. 明朝官学体质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24. 王守仁理学教育的理论核心是( )。

25. 在苏湖教法分斋教学中,仍然注重传统经学学习的是( ) 。

2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27.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六学的是()。

28. 我国律学设置始于()。

29. 王充主张培养的最理想的人才是( )。

30. 下列教育家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说法的是()。

31. 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检”,“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32.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33. “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

34.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即要()。

35.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36. ()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婴幼儿教养机构,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宫廷育婴院。

37. 西周时期的教育宗旨是()。

38. 多选: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39. 下列儒家经典中,属于“五经”的是()

40.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包括 ()

41.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 )

42. 杨贤江在对待教育的功能时,反对的学说中包括()。

43. 蔡元培主张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除世界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外,还包括( )

44. 百日维新教育改革内容包括()

45. 南宋时期著名的书院是()。

46. 颜之推提出了()学前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

47.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

48. 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壬寅学制。()

49. 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50. 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于湖南、上海、广州创办的各具特色的革命干部学校。()

51. 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52.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53. 清末产生的癸卯学制和民初确立的壬子癸丑学制,都主要借鉴于美国。()

54. 18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55. 明清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私塾,蒙学教师一般称为蒙师。()

56. 王守仁是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57. 殿试制度是在唐代成为制度的。()

58. 隋唐推行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文教政策。()

59. 梁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60. 《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两晋时期的颜之推。()

61.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汉代的选士制度,带来的弊端是使学校教育变得萧条,求学者寥寥无几。 ()

6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63. 简答题:简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

64. 简答题:简述崇宁兴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措施。

65. 论述题: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66.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思想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