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二季度考核 默认1. 科室2. 姓名单选题3. 1. 终末漂洗不应用哪种水进行冲洗( )A.软水B.纯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4. 2. 重复使用的围裙,使用后多久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A.每次 B.每班C.每天 D.每周5. 3. 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应为( )A.5cm B.10-15cm C.20-25cmD.50cm6. 4. 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 )A. 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C.戴手套 D.以上都是7. 5.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是( )A. ≤5cfu/cm2 B.≤10cfu/cm2C.≤15cfu/cm2 D.≤20cfu/cm28. 6. 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 C.低温灭菌 D.浸泡灭菌9. 7.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是(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10. 8. 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称之为( )A. 清洗 B.冲洗C.洗涤 D.漂洗11. 9. 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和时间为( )A.温度应≥90℃,时间≥5分钟B.温度应≥90℃,时间≥1分钟C.温度应≥80℃,时间≥10分钟 D.温度应≥70℃,时间≥30分钟12. 10.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敷料和器械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A.121℃,30分钟 B.121℃,20分钟C.132℃~134℃,4分钟D.134℃,20分钟13. 11、洗手取适量肥皂或者洗手液,应认真揉搓双手至少多少秒( )A、5秒 B、10秒C、8秒 D、15秒14. 12、下列哪项不是去污区器械分类核对时必须的防护及着装要求( )A、帽子、口罩 B、防护服C、专用鞋 D、手套 E、护目镜、面罩15. 13、金属类干燥的温度( )A、60-65℃ B、65-75℃ C、75-90℃ D、70-90℃16. 14、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 A.纱布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C.外科口罩 D.一次性医用口罩17. 1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18. 16、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D.再加套一幅手套19. 17、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是保护病人B、主要是保护医务人员 C、保护抵抗力差的 D、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20. 18、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C、根据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D、以上三点全包括。多选题21. 1、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用具包括( )A、推车B、箱C、盒D、其他密闭容器22. 2、回收程序包括( )A、器械使用后预处理B、封闭后暂存C、收集运送23. 3、医疗器械的污染主要来源于()A、病人的血液B、体液C、分泌物D、排泄物E、病原微生物24. 4、常用清洗剂包括()A、含酶清洗剂B、碱性清洗剂C、酸性清洗剂D、器械润滑剂25. 5、含氯消毒剂对清洗后器械、物品消毒可采用( )的消毒时间( )以上A、500mg/LB、1000mg/L C、5min D、10min26. 6.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C. 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相对正压D.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必作特殊要求27. 7.CSSD 下列哪些区域为污染区( )A.器械回收区B.清洗区C.检查、包装区 D.无菌物品存放区28. 8.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B、尽快召回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C、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D、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E、改进后生物监测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次判断题29. 1.消毒供应中心按其职能可分为集散式和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两种模式。( ) A.对B.错30. 2.集中管理是将全院所有需要复用的医疗用品、器械的再处理过程,包括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管理模式。( ) A.对B.错31. 3.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污染并病原体污染的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等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等。( ) A.对B.错32. 4.去污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 ) A.对B.错33. 5.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 A.对B.错34. 6、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45℃。( ) A.对B.错35. 7、超声清洗的时间宜为3-5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 A.对B.错36. 8、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的“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机器。( ) A.对B.错37. 9、依据WS310.2规定,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分钟,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分钟即可。( ) A.对B.错38. 10、可以采用自然干燥的方法。( ) A.对B.错39. 11. 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 A.对B.错40. 12. 清洗是指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 A.对B.错41. 13.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在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15分钟后,清水冲净,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 A.对B.错42. 14. 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 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 A.对B.错43. 15.CSSD 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属Ⅱ类环境区域。( ) A.对B.错 提交成功!
消毒供应中心二季度考核 默认1. 科室2. 姓名单选题3. 1. 终末漂洗不应用哪种水进行冲洗( )A.软水B.纯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4. 2. 重复使用的围裙,使用后多久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A.每次 B.每班C.每天 D.每周5. 3. 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应为( )A.5cm B.10-15cm C.20-25cmD.50cm6. 4. 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 )A. 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C.戴手套 D.以上都是7. 5.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是( )A. ≤5cfu/cm2 B.≤10cfu/cm2C.≤15cfu/cm2 D.≤20cfu/cm28. 6. 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 C.低温灭菌 D.浸泡灭菌9. 7.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是(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10. 8. 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称之为( )A. 清洗 B.冲洗C.洗涤 D.漂洗11. 9. 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和时间为( )A.温度应≥90℃,时间≥5分钟B.温度应≥90℃,时间≥1分钟C.温度应≥80℃,时间≥10分钟 D.温度应≥70℃,时间≥30分钟12. 10.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敷料和器械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A.121℃,30分钟 B.121℃,20分钟C.132℃~134℃,4分钟D.134℃,20分钟13. 11、洗手取适量肥皂或者洗手液,应认真揉搓双手至少多少秒( )A、5秒 B、10秒C、8秒 D、15秒14. 12、下列哪项不是去污区器械分类核对时必须的防护及着装要求( )A、帽子、口罩 B、防护服C、专用鞋 D、手套 E、护目镜、面罩15. 13、金属类干燥的温度( )A、60-65℃ B、65-75℃ C、75-90℃ D、70-90℃16. 14、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 A.纱布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C.外科口罩 D.一次性医用口罩17. 1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18. 16、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D.再加套一幅手套19. 17、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是保护病人B、主要是保护医务人员 C、保护抵抗力差的 D、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20. 18、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C、根据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D、以上三点全包括。多选题21. 1、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用具包括( )A、推车B、箱C、盒D、其他密闭容器22. 2、回收程序包括( )A、器械使用后预处理B、封闭后暂存C、收集运送23. 3、医疗器械的污染主要来源于()A、病人的血液B、体液C、分泌物D、排泄物E、病原微生物24. 4、常用清洗剂包括()A、含酶清洗剂B、碱性清洗剂C、酸性清洗剂D、器械润滑剂25. 5、含氯消毒剂对清洗后器械、物品消毒可采用( )的消毒时间( )以上A、500mg/LB、1000mg/L C、5min D、10min26. 6.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C. 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相对正压D.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必作特殊要求27. 7.CSSD 下列哪些区域为污染区( )A.器械回收区B.清洗区C.检查、包装区 D.无菌物品存放区28. 8.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B、尽快召回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C、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D、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E、改进后生物监测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次判断题29. 1.消毒供应中心按其职能可分为集散式和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两种模式。( ) A.对B.错30. 2.集中管理是将全院所有需要复用的医疗用品、器械的再处理过程,包括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管理模式。( ) A.对B.错31. 3.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污染并病原体污染的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等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等。( ) A.对B.错32. 4.去污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 ) A.对B.错33. 5.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 A.对B.错34. 6、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45℃。( ) A.对B.错35. 7、超声清洗的时间宜为3-5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 A.对B.错36. 8、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的“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机器。( ) A.对B.错37. 9、依据WS310.2规定,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分钟,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分钟即可。( ) A.对B.错38. 10、可以采用自然干燥的方法。( ) A.对B.错39. 11. 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 A.对B.错40. 12. 清洗是指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 A.对B.错41. 13.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在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15分钟后,清水冲净,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 A.对B.错42. 14. 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 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 A.对B.错43. 15.CSSD 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属Ⅱ类环境区域。( ) A.对B.错 提交成功!
11. 9. 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和时间为( )A.温度应≥90℃,时间≥5分钟B.温度应≥90℃,时间≥1分钟C.温度应≥80℃,时间≥10分钟 D.温度应≥70℃,时间≥30分钟
17. 1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20. 18、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C、根据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D、以上三点全包括。
28. 8.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B、尽快召回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C、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D、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E、改进后生物监测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次
37. 9、依据WS310.2规定,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分钟,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分钟即可。( ) 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