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调查

1. 请评价你的学习兴趣

2. 请评价你的学习意志

3. 请评价你的学习计划情况

4. 请评价你的课前预习情况

5. 请评价你的课堂学习情况

6. 请评价你的完成作业情况

7. 请评价你的复习巩固情况

8. 请评价你的课外学习情况

9. 请评价你的各科平衡情况

10. 请评价你的治学态度

11. 请评价对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设置情况

12. 请评价你的自控能力

13. 请评价你的作业

14. 请评价你的学习范围

15. 请评价你的自习时间利用率

16. 请评价你的学习成果诊断

17. 请评价学习过程中个人身心状态

18. 请评价你的学习过程的主观感受

19. 平时你学习遇到的问题

20. 考试主要弱项

21. 请选择你觉得作业量如何

22. 请选择你觉得老师们是否互相协调作业量

23. 请选择你的年龄段

24. 提交健在下面感谢您的帮助

建议

首先是主观题。 在做主观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审题清楚,知道出题人希望你回答哪些内容。尤其要注意题目中出现的关键词,比如说:“描述”“讨论”“解释”“总结”等。 那么要怎么写答案更能得高分呢? 其实在答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开头部分。开头一定要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把你的主要观点亮出来。然后再结合史实具体说明 其次,客观题要如何答。 第一个技巧是,当你看到选项中包含“所有”、“每一”、或者“任何”这样的比较绝对的字眼时,这一类选项往往都是错误的。正确的选项一般会用诸如“大部分”、“一些”以及“通常”这样的限定词。 第二,还有就是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有时会过度思考。也就是说,你可能会反复读题干,试图寻找题目里隐含的意义。有时候就是你想多了。大多数老师出题都会是比较直接的问题,只需要从字面去理解就可以了。 第三,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在你读到一个你觉得是正确的选项时,不要急于马上做出选择。排除部分选项之后,如果你仍然不能确定正确答案,在题号上画个圈做上标记,然后马上接着做下面的题目。等答完其他题目之后,再回到这道题上来。 第四,如果一个问题看上去特别简单,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作答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这个答案实在是太明显了,你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老是要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掉进陷阱里面去了 如何学习? 1. “熟练度错觉”与“场景还原” 笔记和荧光笔划重点相信是大部分人的学习方式,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当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也有一个问题:它会误导你,让你以为自己记住了笔记和重点。事实却是:你的记忆只限于当下的环境,如果换个地方(比如在考场,有个老师监考,甚至有点噪音),你压根记不起来这些内容。 要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首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打乱次序复习与更换场地学习。 如何打乱次序? 不要按照题目的顺序来复习,不要将相同解题思路的题型放在一起做;要把已经复习过的旧题和新题混合,不同解题思路的题型混合。 更换场地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多换几个地方学习。 你可以去咖啡厅,图书馆,教室,公园。其目的在于让你不必再依赖某一种特定的环境来回忆一些知识点,同时这也可以训练你的抗干扰能力。 2. 摒弃“专一复习”模式,可以“东看看,西看看” 就我个人体会而言,“专一复习”的模式,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厌烦心理; 第二:脑疲劳。 因此,比较建议的学习方式是:花1小时左右看科目A,再花1小时看B,再1小时看C,然后循环。不建议连续花2,3小时看同一个内容。有时候“换个脑子”可以让你的思路更敏捷。此外,在不同内容之间的切换可以让你更容易识别出它们的区别。 3. 渗滤与顿悟 相信你也有过一觉醒来,思路顿时明朗的体会。虽然说这种经验可遇不可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来促进这一现象的发生,这段思绪的发酵期称为“渗滤”。 举个例子来说明:你今天收到一份作业,说三周后要你交一份报告,你要怎么做?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拖延症患者,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另外一种完全相反,接到任务第一天就急着动笔开工。 这两类人的创造力和潜力都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因为对于第一种来说,时间太紧迫,根本没时间思考,交作业只是完成任务,仅此而已。对于第二种来说,他没有留时间让想法在大脑里发酵,因此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最佳做法是:拿到作业后,马上看一眼,了解老师要你做点什么,让你神奇的大脑熟悉一下情况,然后它便会自动运作,思路会在大脑中发酵。让它发酵个几天,甚至一周,你再动笔。 虽然这种做法不能100%保证顿悟,但至少你会在这段“发酵期”中获得新的角度、想法、思路。 4. 睡眠的功效 睡眠时,大脑并非处于停机状态。我们会做梦,以此来消化我们白天所接受的信息,并作出过滤筛选,因此我们第二天醒来时,有些事记不得了,有些事却突然明朗。 因此充分的休息才能够使自己精力充沛,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加深了对大脑的认知。我们所知道的传统学习方式(即安安静静地找个地方,不受打扰地集中复习)只是“看上去”很有效罢了。要取得突破,我们必须打破一些固有的观念和习惯,进行新的尝试。 1. 知觉学习 —— 培养你的第六感 在阅读外语时,你并没有刻意去背诵某个单词,但是它在一篇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读到最后时,你已经认得这个单词了。这就是知觉学习——它能够培养与利用你的第六感。 知觉学习不需要你刻意记忆,它有两个特点:快与乱 2. 预习自测 —— 学之前就做练习 课后做习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够驱散你的“熟练度错觉”,校正你的认知。 那如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就开始做题呢? 你可能会说,那肯定错得一塌糊涂。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的错误会让你对这个还未接触的知识点印象深刻,这样一来,你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格外关注这个点。 所以,有可能的话,不妨试一下课前做练习吧。 信息遗忘 这是很正常的会忘说明你还是个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重复 加油吧希望对您有用 谢谢你的填写!!!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