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理论考试

1. 姓名

2. .临床常见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部位及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3.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以下哪些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4. 氧疗的作用

5. 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类

6. .CPAP的并发症

7. 交接班内容

8. .常规消毒皮肤,稍用力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直径》( )厘米,自然干燥(或等待约30秒

9. 检查所备药品及物品内容包括

10.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全,体表面积和体重之比是成人的3-~5倍,易造成药物分子经皮肤渗透入体内

11.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上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如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经皮氧饱和传感器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压追局部皮肤引起的皮肤损伤以及使用鼻塞导致的鼻部黏膜损伤等

12. 摩擦伤:主要见于躁动患儿,患儿裸露的肢体与光疗箱或暖箱壁、床面摩擦过多,或因活动过多而导皮肤摩擦伤,常见于趾端指腹、双足外踝、足后跟处等

13. 避免液体外渗导致皮肤损伤:对输液患儿加强巡查:观察有无静脉炎或药液外渗等,及早发现,视情况使用多磺酸粘多糖、生理盐水湿敷等相关措施处理。

14. 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没有责任对每位入院患儿进行查体的同时,评估记录皮肤完整性情况,高风险者进行每日评估

15. 护士岗位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调到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护理岗位管理。

16. 低年资护士非必须进行全员岗位轮转。

17. 灼伤分为热灼伤和化学性灼伤

18.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新冠流行病学特点增加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以造成感染。

19. 对于新冠确诊病例应在发现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0.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1. 新冠病毒预防时,医务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额外的预防,包括飞沫预防、接触预防和气溶胶预防。

    
/ 完成题数 当前页码
0%
完成进度
{0}:{1} 剩余时间
{0}:{1} 当前用时
提交成功!

消息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