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儿科第四季度院感试题 第2-16题为单选题,第17-26题为多选题 1. 姓名2. 拔针时,锐器盒超( )时,则先更换锐器盒再操作。1/22/33/41/33. 锐器伤的职业防护措施中有错的是( )锐器盒再更换或者移动是应先盖好容器手术中用弯盘存放锐器后再传递抽吸药液后必须立即用双手操作套上针帽锐器不可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4.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的挤出血液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禁止伤口局部挤压粘膜暴露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直至冲洗干净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5. 针刺伤发生后应该用以下哪种消毒液进行消毒( )95%酒精或0.1%碘伏0.1%碘伏或双氧水0.5%碘伏或75%酒精双氧水或95%酒精6. 预防利器伤的措施包括( )在有创操作时应光线充足,利器使用完毕立即放入利器盒注射器使用后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即使要回套针帽,只能单手操作手术中利器采用徒手传递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扎伤以上都是7. 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 )2周-4周-8周-6个月4周-8周-12周-6个月6周-10周-14周-6个月8周-12周-16周-6个月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 )外都正确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9. 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妥善固定尿管,防止打折、弯曲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10. 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1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 )顺行性感染逆行性感染自发性感染双向感染12.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答案是( )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集尿袋每天更换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13. 下列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2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3m。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应配备适量非接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14. 两通道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 )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和患者通道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污物通道和清洁通道15.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普通病房应划分在哪个区?( )低危险区域中等危险区域高危险区域极高危险区域16. 下列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应同时开启,以增加区域之间空间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17. 感染链是指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 )。感染源飞沫传播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易感人群18. 污染区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 )病室处置室污染间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治疗室19. 下列隔离的管理要求哪个是正确的(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20. 缓冲间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 )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病房与污染区之间病房与潜在污染区之间21. 留置导尿术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防止导管进入水中长期留置导管,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留置尿管应每日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每天及时更换尿袋22. 留置导尿管后的须知事项哪些正确(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女病人尽量选择大号尿管,防止漏尿23. 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的措施( )留置尿管病人每天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不易频繁更换尿管与尿袋每天定时更换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24. 针刺伤的主要操作行为因素有( )回套针帽徒手接触锐器,徒手进行刀片装置与卸载锐器随意丢弃直接用手弯曲针头或缝针25. 下列哪项是预防锐器损伤禁止操作的?( )将污染的针头回套针帽用手分离污染针头将锐器不扔入锐器盒徒手上下手术刀26. 以下哪些是安全注射的具体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不得分数次使用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免疫注射时使用自动销毁式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和器具27. 防止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利器伤的正确做法是:( )利器盒应放在利器使用处,保证针头等离开病人身体后立即放入医生为病人进行穿刺操作后,应把针头一并包入穿刺包内,由护士来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必须回套时应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提交成功!
2021年儿科第四季度院感试题 第2-16题为单选题,第17-26题为多选题 1. 姓名2. 拔针时,锐器盒超( )时,则先更换锐器盒再操作。1/22/33/41/33. 锐器伤的职业防护措施中有错的是( )锐器盒再更换或者移动是应先盖好容器手术中用弯盘存放锐器后再传递抽吸药液后必须立即用双手操作套上针帽锐器不可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4.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的挤出血液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禁止伤口局部挤压粘膜暴露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直至冲洗干净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5. 针刺伤发生后应该用以下哪种消毒液进行消毒( )95%酒精或0.1%碘伏0.1%碘伏或双氧水0.5%碘伏或75%酒精双氧水或95%酒精6. 预防利器伤的措施包括( )在有创操作时应光线充足,利器使用完毕立即放入利器盒注射器使用后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即使要回套针帽,只能单手操作手术中利器采用徒手传递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扎伤以上都是7. 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 )2周-4周-8周-6个月4周-8周-12周-6个月6周-10周-14周-6个月8周-12周-16周-6个月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 )外都正确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9. 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妥善固定尿管,防止打折、弯曲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10. 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1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 )顺行性感染逆行性感染自发性感染双向感染12.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答案是( )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集尿袋每天更换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13. 下列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2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3m。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应配备适量非接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14. 两通道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 )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和患者通道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污物通道和清洁通道15.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普通病房应划分在哪个区?( )低危险区域中等危险区域高危险区域极高危险区域16. 下列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应同时开启,以增加区域之间空间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17. 感染链是指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 )。感染源飞沫传播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易感人群18. 污染区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 )病室处置室污染间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治疗室19. 下列隔离的管理要求哪个是正确的(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20. 缓冲间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 )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病房与污染区之间病房与潜在污染区之间21. 留置导尿术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防止导管进入水中长期留置导管,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留置尿管应每日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每天及时更换尿袋22. 留置导尿管后的须知事项哪些正确(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女病人尽量选择大号尿管,防止漏尿23. 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的措施( )留置尿管病人每天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不易频繁更换尿管与尿袋每天定时更换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24. 针刺伤的主要操作行为因素有( )回套针帽徒手接触锐器,徒手进行刀片装置与卸载锐器随意丢弃直接用手弯曲针头或缝针25. 下列哪项是预防锐器损伤禁止操作的?( )将污染的针头回套针帽用手分离污染针头将锐器不扔入锐器盒徒手上下手术刀26. 以下哪些是安全注射的具体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不得分数次使用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免疫注射时使用自动销毁式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和器具27. 防止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利器伤的正确做法是:( )利器盒应放在利器使用处,保证针头等离开病人身体后立即放入医生为病人进行穿刺操作后,应把针头一并包入穿刺包内,由护士来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必须回套时应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提交成功!
4.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的挤出血液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禁止伤口局部挤压粘膜暴露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直至冲洗干净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
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 )外都正确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清洁中断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在临床诊断的根底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10. 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
13. 下列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2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3m。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应配备适量非接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
14. 两通道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 )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和患者通道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污物通道和清洁通道
16. 下列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应同时开启,以增加区域之间空间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18. 污染区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 )病室处置室污染间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治疗室
19. 下列隔离的管理要求哪个是正确的(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1. 留置导尿术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防止导管进入水中长期留置导管,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留置尿管应每日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每天及时更换尿袋
22. 留置导尿管后的须知事项哪些正确(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女病人尽量选择大号尿管,防止漏尿
23. 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的措施( )留置尿管病人每天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不易频繁更换尿管与尿袋每天定时更换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27. 防止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利器伤的正确做法是:( )利器盒应放在利器使用处,保证针头等离开病人身体后立即放入医生为病人进行穿刺操作后,应把针头一并包入穿刺包内,由护士来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必须回套时应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